Search

[#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台味是日常裡的實踐
  • Share this:

[#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台味是日常裡的實踐

媽媽聽說我要拜訪 Le Ruban Pâtisserie 法朋烘焙甜點坊,特別傳訊息跟我說:「可以幫我買一塊老奶奶檸檬蛋糕嗎?」我吃了一驚。我其實帶媽媽一起去吃過不少甜點店,但她通常不記得那些甜點的名字,也很難用言語形容它們精細的外貌和組成,但是這一次,她竟然記得法朋的招牌作品、連名字也都說的一個字不差。

那天下午,我在法朋的店裡,隔壁桌是來下午茶的媽媽們,她們很開心地分享著蛋糕和生活;門市裡川流不息,許多媽媽帶著孩子來買蛋糕,而被客人認出來的 #李依錫主廚,笑容滿面地和他們閒話家常,一邊問調皮的小男孩幾歲、然後順手拿了一隻粉紅蛋白霜餅乾和他分享。「將來這個小朋友一定會記得,童年時經常和媽媽一起去附近像糖果屋一樣的甜點店,還有一個總是笑臉迎人的主廚吧?」我暗自心想著。

先在台灣飯店業打下深厚基礎,接著自瑞士習得拉糖、巧克力的專業技術、又至日本九州阿蘇、福岡實習,李師傅在台北開店時,選擇以符合台灣人口味的「#日系法式甜點」出發。而在日本學藝期間,看到甜點店以當地的物產製作甜點、服務社區的客人,許多人外帶回家與家人分享,每個年齡層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滋味,#真正成為一般人生活的一部分,更讓他頗為觸動,心生嚮往,希望自己也能開一家這樣的甜點店,才有了如今的法朋。

李師傅和我介紹,法朋的甜點櫃其實非常有季節性,選用當時最好的食材(特別是台灣的水果)研發新作,搭配純熟的技術與對台灣人脾性的口味,讓大眾都能欣賞。五月底正是哈密瓜季,法朋的「哈密瓜生鮮奶油蛋糕」與「繽紛哈密瓜杯」,兩者都用哈密瓜,但依據作品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品種。搭配生鮮奶油蛋糕的,是口感較軟滑細嫩的日本 ALS 阿露斯,而用在繽紛哈密瓜杯中的,則是較為爽脆的香華哈密瓜。「哈密瓜的季節非常短,只有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馬上就要結束了」,我還正在想杯裡的哈密瓜果泥與晶凍如此清涼消暑,真希望可以再來一杯,李師傅彷彿讀出了我心中的惋惜,笑著說「沒關係,到了六月就是芒果,到時候再來吃芒果!」

當天我還很幸運地品嚐到法朋的經典作品「茉莉花茶 22 階」(茉莉花、百香、杏桃版本,其中茉莉花來自南投的 莊記茶業)、「雨露茉莉」(使用了彰化花壇的茉莉花茶、屏東大武山 花滿蹊理想.純露.花茶.生活 農場的冷萃茉莉花細胞水)、以水蜜桃搭配同樣由莊記茶業出產的包種茶製作甘納許、慕斯的「果然蜜桃」,另外還有「綠蕊」(香菜)、「菊欉」(花蓮小油菊)、「龍眼花」(加了屏東鳳梨製作的軟糖)、「紫辛」(薑、黑糖、迷迭香)的四款台灣味巧克力。李師傅講起每一款甜點元素的來由、和農家們建立供貨聯繫,以及與台灣飲食同業人員間的交往,都是一篇一篇的故事與人情。

法朋的甜點從未刻意強調「台灣味」、法朋也從未標榜「台灣的甜點店」,但那股甜蜜的香氣卻卻切切實實地飄在當地的巷弄中、來自本地的豐富滋味,也早已滲入了忠實顧客們的生活裡。如果法式甜點真能在台灣生根、成為生活、甚至文化的一部分,答案或許就藏在李師傅日復一日手打的蛋糕體、尋找的本地食材,還有顧客的笑容裡。

📌 端午節快到了,法朋推出了可愛的餅乾粽禮盒,竹製的提籃內裝滿了美味的常溫點心,外面再以模擬粽葉的綠色紙卡包覆、麻繩繫緊,很適合提去拜訪朋友。記得點開照片,看看裡面都有些什麼!

🔖 延伸閱讀: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https://tinyurl.com/ybbk9ymm

啟發李師傅以包種茶入甜點靈感的 COFE「COTE 喫的台灣茶」巧克力:https://tinyurl.com/ydgsdgmk

你不可不知的法式甜點關鍵詞:https://tinyurl.com/y673jx5t

從「亞洲甜點在巴黎」思考何謂台灣味:https://tinyurl.com/y36tprn8

亞洲甜點在巴黎的還魂與新生- Café Lai'Tcha 與 Fu Castella:https://tinyurl.com/y3pcspn5

👉🏻👉🏻 更多 #台北甜點店 影音,記得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b3a783m

#yingpastryguide #yingc #taiwan #法朋烘焙甜點坊 #LeRubanPâtisserie


Tags:

About author
高端甜點師轉身,華文世界首位以系列深度專文拆解法式甜點奧祕的作者。歷經巴黎米其林星級廚房 Le Meurice、Saint James Paris 及知名甜點店 Carl Marletti 等嚴格淬煉,擁有法國專業甜點師資格認證。著有《法式甜點學》、《巴黎甜點師Ying的私房尋味》、《Paris for the Sweet Tooth》;譯有《人氣甜點師的新穎傳統甜點藝術》。 長期為商業周刊、國內外雜誌 、以及 BIOS Monthly、博客來OKAPI 等媒體撰寫甜點專欄。常居巴黎,是當地社群媒體界知名意見領袖(Instagram @applespoon)。持續第一手引介與開拓法式甜點的專業知識與趨勢,攝影作品亦散見國際媒體。 畢業於「廚藝界的哈佛」Ferrandi 高等廚藝學校。在成為甜點人之前是行銷人與社會學家,擁有台大商研所、荷蘭 Utrecht University 社會研究雙碩士學位與數年國際品牌行銷經歷。 Ying C. is the first author to introduce the aesthetics of fine French pastry to the Chinese-speaking communities. Her in-depth analysis inspires her readers to embrace the world's latest pastry trends and the many facets of pastry making with appreciation. Former marketer and sociologist turned pastry chef, Ying continues to share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pastries with remarkable photography via her blog and instagram. She writes for Business Weekly Taiwan and several online media, such as BIOS Monthly, Every little d, and OKAPI.books.com. She is the author of L’Art de la pâtisserie française, Ying’s Favorite Addresses in Paris, Paris for the Sweet Tooth and the translator of Opéra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Ying graduated from Ferrandi Paris, a renowned French school dedicated to culinary arts. She holds a French professional pastry chef certificate (CAP pâtissier) and boasts experience with Michelin chefs and som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Parisian pastry shops.
零時差深度評析世界甜點趨勢、拆解法式甜點奧秘。
View all posts